建设人才教育服务平台,全国建设人才培训考评服务定点单位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400-004-5166
首页 > 机媒体 > 业界动态 > 正文
关注一下,不做行业的局外人
官方微信公众号

装载机市场2025:内销升温、电动化爆发、全球市场破局进行时

慧珠汇租 / 2025-04-15
摘要: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装载机行业迎来开门红。3月单月销量达13917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市场贡献8168台,同比激增23.2%。这一数据标志着行业在经历2024年调整期后,正式进入复苏轨道。随着基建投资回暖、电动化技术突破与全球化战略深化,中国装载机产业正以"三驾马车"驱动之势,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装载机行业迎来开门红。3月单月销量达13917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市场贡献8168台,同比激增23.2%。这一数据标志着行业在经历2024年调整期后,正式进入复苏轨道。随着基建投资回暖、电动化技术突破与全球化战略深化,中国装载机产业正以"三驾马车"驱动之势,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内销回暖态势渐浓

       2024年装载机国内市场经历短暂调整,全年销量54326台,同比下降3.94%。但进入2025年,一季度国内销量16379台,同比增幅达24.7%,3月内销占比更攀升至58.69%,创15个月以来新高。

       这一反弹既得益于2024年同期低基数效应,更反映出实体经济的实质性复苏——3月国内工程机械整体开工率突破60.8%,装载机开工率达61.6%,装载机开工小时数107小时,创下过去9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随着工程开工形势日益火热,装载机国内销量持续向好的趋势愈发稳固。

       从应用场景看,基建项目成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装载机进行物料的搬运和装卸工作。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新需求——3吨以下小型装载机在农村土地整治、市政工程领域销量同比激增400%。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直接带动了装载机的市场需求。


 

电动化渗透率跨越式提升

       今年以来,电动装载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3月销量2802台,同比激增308.5%,渗透率达20.13%,首次突破20%关口。1-3月累计销量5215台,同比实现了翻番增长,渗透率提升至17.06%。自去年3月份的5.57%起,短短一年时间,电动装载机渗透率便增长了2.6倍,发展势头迅猛。

       从产品结构看,电动装载机延续了今年以来全面开花的局面。其中,5吨装载机依旧是市场销售的主力军,当月热销1816台,市场份额达到64.8%;6吨装载机销售772台,占比为27.6%;7吨装载机销量也达到了129台。同时3吨以下小型设备同比激增400%,应用场景从矿山、港口向农村基建、市政工程延伸。

       除了在国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各企业开始将电动装载机积极推向海外市场。徐工机械2月斩获南非200台电动装载机订单。在近日开幕的德国bauma展上,柳工、徐工、山东临工、晋工等中国企业也纷纷展示了各自的电动装载机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深入了解并体验到中国品牌电动装载机的性能与优势,其海外销量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装载机产品与技术新发展

       电动化技术创新:电动装载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突破体现在动力系统优化与续航能力提升。例如三一重工第五代电动装载机,通过电控滑套换挡变速箱以及主动能量回收技术,设备的能耗进一步降低,有效延长了续航里程,为长时间作业提供了保障。其创新性的一体式机罩和自制加强桥设计,提升了整机结构强度与维护便捷性。

       智能化系统升级:在雄安新区,一台柳工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应用于拌合站实际场景进行全施工作业。借助物料监测系统和云控平台,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料仓和储料斗的状态,并根据需要向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发送作业指令。电动装载机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料斗中的余量,判别作业需求后自动下发任务,完成自主作业调度,并实时上报数据。

       绿色能源与循环技术:环保压力下,装载机技术持续向零碳化与资源循环方向延伸。2024年12月13日,由徐工集团与鲲华科技共同研发的氢能装载机在宁波镇海港埠有限公司投入使用,该装载机搭载鲲华135KW燃料电池系统,一次加氢可以持续工作10个小时。

       近年来,装载机技术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三轴联动特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双碳”目标需求,更有利于在国际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025年市场机遇

       2025年,装载机面临国内销量持续向好,迎来多重利好;海外市场面临“关税战”升级等挑战,但也蕴含着发展机遇。

1.国内市场: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双轮发力

       政策红利释放

       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至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这些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水利工程等领域,为设备更新与采购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拉动装载机市场需求。

同时,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频频出台补贴政策,支持工程机械电动化,包括“以旧换新”购置补贴、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措施,为新能源装载机提供了增长动力。

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

       基建与矿山:2025年基建投资仍是工程机械需求的核心引擎,通过“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和“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将带动全品类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增长。3月铁路、公路、水利项目密集开工,带动5吨级以上机型销量增长。

       农村与市政:小型装载机适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道路维修、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特色农业种植的不断发展,小型装载机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及推动特色农业种植等举措,这些政策将直接带动小型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增长。

2.海外市场分析:新兴市场主导增长,美国关税冲击有限

       中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528.59亿美元,其中,仅亚洲、非洲、南美洲便达到331.34亿美元,占比超过62%。2025年,随着美国等国家对华关税进一步提高,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将更有希望成为中国装载机出口的主要市场。

       截至目前,美国对华征收关税已达到125%。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工程机械出口国,此举预计导致2025年我国工程机械对美国的出口额大幅下降。不过总体来看冲击有限,从行业数据来看,国内工程机械主机厂在美业务占比普遍较低,比如三一重工北美市场敞口约为3%(对应营收20亿-30亿元),恒立液压北美敞口约5%(约5亿元),中联重科美国敞口约1%、徐工机械/柳工/山推股份北美敞口均不足2%。

       整体来看,美国关税战对工程机械海外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随着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例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



       2025 年装载机市场呈现 “内销复苏、电动化爆发、全球破局” 的三重特征,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中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预计全年销量与电动化渗透率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机媒体立场。机媒体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