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掘机,整日和巨大的“铁疙瘩”打交道,在一般人眼里,那是粗人干粗活,可赣榆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挖掘机驾驶员刘二伟,却用13年驯服这个庞然大物,成为全国顶尖挖掘机操作技能高手。在他的控制下,粗重的挖掘机机械臂灵活舞动,开啤酒瓶盖、投篮都不在话下,让“大块头”干出不折不扣的“绣花活”,更为公司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挖掘机驾驶员刘二伟
今年31岁的刘二伟浓眉大眼,敦实利落。2002年,刘二伟初中毕业时,家里因生意失败陷入困境,拿不出高中学费。他一咬牙,决定学手艺赚钱贴补家用。开挖掘机工资高,刘二伟便奔赴吉林学起开挖掘机。
师傅在车里开,刘二伟坐在驾驶室学。夏天,热辣辣的太阳暴晒;冬天,北风呼呼地刮脸,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的每一步操作,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上车学、下车学,连睡觉说的梦话都是挖掘机。”师兄孙传前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日常操作时,刘二伟总是爱琢磨,怎样才能省油省时?怎样把沟挖直、挖平?他跟在师傅后面一次次地问,又翻书研究发动机原理,对照问题,查滤清、找油路,师傅修车,他跟着“偷师”,有机会便拆机试验。常动手,善思考,刘二伟对挖掘机的构造原理、使用、维修保养方法烂熟于心,只要一听挖掘机的声音,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全神贯注
在工地,刘二伟给记者露了一手。在挖斗的斗齿上,固定住一把平口螺丝刀,地面上,5瓶啤酒并排固定在铁架上。驾驶室里,刘二伟眼神专注,紧盯螺丝刀口,手握操纵杆,不停进行仅有1毫米的微调整,操纵挖斗移动,用时不到5分钟,5瓶啤酒都被顺利起开。“挖掘机操作主要靠经验积累,比如微调整,耳朵要听液压泵的声音,手上的力度要会控制,就靠这两个操纵杆和两个挡位,来完成工况。”刘二伟讲解道。
学习,让刘二伟站在技能最高端,很快就成为挖掘机的行家里手,国家级、省、市级的竞赛名次和荣誉得了个遍,但他不满足:“在技能这个领域,没有最高峰,必须干到老学到老。”
对交通工程建设企业来说,操作手的水平至关重要,同样一套设备,操作好了,能达到甚至超过质量要求,操作不好,就是浪费资金、人力、物力。“一般挖掘机驾驶员,一小时挖100方的土方,刘二伟能挖到150到200方,挖掘机1小时油耗在12升左右,油钱80元,工作效率高,省下时间,那就是省钱。一年下来,能给公司创造效益20多万元。”公司副经理张庆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很多高难度的项目工程,只有派上刘二伟,才能顺利完工。2011年,临海高等级公路赣榆段施工时,遭遇软地基,淤泥含水量很大,清淤抛填好多挖掘机驾驶员都干不了。刘二伟主动请缨,带领两位师傅并排作业,同时处理一个断面,边操作边负责现场3台挖掘机的指挥调度。刘二伟凭经验下了几铲子,摸准情况后,一铲紧跟一铲,次次落在同一个位置,十几分钟挖好一个断面、抛淤,再迅速将石块填入路基。3台挖掘机配合得严丝合缝,一起推进,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刘二伟
“人机合一”,是刘二伟追求的境界,“这样精细的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浪费和破坏地下设施,譬如军用光缆、水泥管道等。”一手好技术,是刘二伟吃饭的家伙,但他却一点儿也不藏私,凡有同事请教,他必定不厌其烦地指导。2012年以来,刘二伟共授课300余学时,自培员工600余人次,送培300余人次,现在还有不少人才留在赣榆交通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刘二伟首席技师工作室挂牌,刘二伟利用工作室开展“师带徒”活动,承担公司急难险重任务和为公司培养机械操作能手,这些都是他的无偿劳动。
下一步,刘二伟还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些实用的发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长为行业的标杆。”他说。(吉凤竹)